【軸承網(wǎng)】 一對夫婦二十七歲有自己的孩子第一個孩子,三十歲左右有第二個孩子,妻子應該有一年的哺乳假期,然后由爺爺奶奶帶孩子到十歲左右,正常的社會秩序下,十歲的孩子應該有教較為獨立的生存能力。在孩子成立家庭之前的這一段時間,應該是第一代人安度晚年,第二代努力工作,第三代努力學習的黃金時期。大概十五年以后,第一代基本見上帝去,第二代和到第四代承載另一個輪轉?! ∶繉Ψ驄D生育兩個孩子是最應該鼓勵的。只生育一個或生育兩個以上的同樣需要受到懲罰。獨生父母其實是在逃避一定的社會責任,因為他們會因少生而少付出培養(yǎng)一個勞動力的時間和金錢,不過他們也會少占用自然和社會資源。而多生的父母則占用更多的自然和社會資源,不過也會多培養(yǎng)一個勞動力。這是一對矛盾體,這個模型的最優(yōu)解就是每對夫婦生育兩個孩子。從理論上講,如果每對夫婦都獨生,則全社會的人口就是倒金字塔,人口總量會以2的幾何倍數(shù)衰減;相反,如果每對夫婦生四個孩子,全社會的人口就是金字塔,人口總量會以2的幾何倍數(shù)遞增。在多生模型雖然對人口優(yōu)化好,但是因為自然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這個模型不可取?! 】繃茵B(yǎng)老和靠保險公司養(yǎng)老都是不可能的事。這個世界歸根結底永遠是參加勞動的人養(yǎng)不參加勞動的人。也就是一對中年夫婦養(yǎng)一對老人,一對孩子。也就是社會化平均后的一個人養(yǎng)兩個人。你可以認為工作是的時候攢了很多錢,老了不需要別人養(yǎng)。這是一種很有欺騙性的論點。其實年輕時候攢下的財富只是鈔票,只是紙而已,它既不能吃也不能喝。而生活中你每天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當下的勞動力創(chuàng)造的。面包,牛奶,蔬菜 甚至簡單的娛樂服務,都是需要當下的勞動力需要實實在在付出的?! 彝耆珶o需去背這個養(yǎng)老的包袱。把養(yǎng)老的責任下放到每一個家庭也許會更好?! ∪魏稳颂貏e是調配社會資源的領導干部,五十五歲必須強制退休?;蛘卟粦摫环Q為退休,而是直接不工作?;丶铱垂芙逃龑O子孫女去。一個家庭的生活質量完全有養(yǎng)家糊口的這對夫婦的工作能力來決定。這樣所有家庭也會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教育孩子上。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絕權利遺傳。 六十五歲退休搞不好可能走兩個極端,一個是位居高位者到了死之前還手握著權利權杖,可以最大限度的竊取別人的勞動果實,而從事艱苦勞苦崗位的人卻可能因為國家和人民的需要活活累死在崗位上。古代有的地方對六十歲以后的老人有活埋的風俗,我們的政策制定者到了最后是否會因為養(yǎng)老金不夠用而采取這樣的極端政策,我想未必不會。我們最喜歡飲鴆止渴,劫貧濟富??偸潜苤鴨栴}去解決問題。總是讓普通老百姓很受傷。 解決目前養(yǎng)老困境最主要的是降低從國家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位置上退下來的這些人的退休金。他們年輕時就占用了比普通老百姓多的多的資源,從窮人那里榨取了最多的東西。退休了還要繼續(xù)榨取更多。這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我們超級龐大的公務員隊伍什么時候待遇不如普通老百姓,而他們在公務員的舞臺上確實做了老百姓的公仆,才有理由退休后享受比普通勞動者好一點的退休待遇,以作為他們?yōu)楣彩聵I(yè)服務多年的一定的補償。